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题杨振宁改回中国国藉

题杨振宁改回中国国藉
莫笑一羊归旧土,
胡同八美献贞操!(
王中陵)
此身已是风前烛,
馀气谁知贼或妖?(
廖国华)
94岁的新“网红”杨振宁回来了
最新消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已经95岁高龄的杨振宁,正式放弃美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1964年,他加入美籍。某次面对媒体采访时,杨振宁曾无奈地说过,父亲对于他加在美国国籍这件事情, 到死都不原谅他。当年英俊潇洒的杨博士被伟人一次次接见,周设宴,招待杨,老丈人国军战将杜聿明出席坐陪,风光极了!
杨振宁前妻杜致礼2003年10月去世,2004年他就娶回了翁帆。

杨振宁说:
回归对我是什么感受?挚友熊秉明曾经说:“你的父亲虽已过去,你的身体里还循环着他的血液。”我说:“是的,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今天,我94岁了。很欣慰,多年来,为了帮助建造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友谊桥梁曾做过一些努力。我曾经说:“没有这座桥梁,世界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定”。
王中陵2004年作
杨振宁
絮轻无日不飞花,谁遣羊公舞暮鸦。李下争名如鼹鼠,坛前信口若龙虾。
曹营未负弯弯绕,韧性偏歌谢谢妈。卿本美人穷物理,奈何偷汉到清华?
[]羊公鹤:晋代庾亮给刘爰取的绰号。喻名不副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刘遵祖少为殷中军所知,称之于庾公,庾公甚忻然,便取为佐。既见,坐之独榻上与语,刘尔日殊不称,庾失小望,遂名之为羊公鹤。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故称比之。”羊叔子,羊祜。氃氋,羽毛松散状。昔羊公鹤虽善舞不如今杨氏鸦之善演讲也。李下:“宇称不守恒”思想为李政道先生首先提出,早有铁一般的人证、物证和历史档案、文献所证实和记载。杨却不顾事实,公开篡改、掠取,实乃无耻之极。
坛前:2004年4月,“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第三单元主题报告会。在此坛上,杨振宁首创政治新名词—“韧性”,即“传统中国文化的韧性与中国共产党的韧性是中国在过去20年能够崛起的重要因素。
                                                                          2004.5.31
闻八十二诺贝尔翁娶二十八硕士生翁有感(三首)   
八二金龟二八翁,汉之奸也耻之东。明清钱柳怜如是,白发翻新笑日隆。
上帝安排老少翁,西方挣够用之东。美人迟暮精神在,晚餐后笑马牛风。
美人为婿壮清华,韧性杨长乐万家。敢问东西哪国好?金龟无日不飞花!
[]明清钱柳:明末清初之钱谦益、柳如是。钱谦益:(1582-1664)明万历进士,官至礼部待郎,清兵南下,率先投降。诗文名负一时。柳如是:(1618-1664)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又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明末名妓,能诗画,后为钱谦益妾。明亡,劝钱谦益自杀,不从。钱柳年龄相差三轮,人称“白发红颜”,惜同床异梦,一为汉奸,一为志士。
韧性:杨振宁首创之政治新名词,即“传统中国文化的韧性与中国共产党的韧性是中国在过去20年能够崛起的重要因素。”
哪国好:杨振宁说西方民主不适合中国,不知适合他新太太否?
2004.12.16
聂圣哲:曾荫权的笨,杨振宁的精2017-02-23
媒体报道,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曾荫权22日因“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在香港高等法院被判即时监禁20个月。至于陪审团早前未能达至裁决的“行政长官接受利益罪”,暂定今年9月重审。(中国新闻社)
而稍早前,“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已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因此转为中科院本国院士,科学院还为此出台了相关条例”,这一消息已成为全国网民的刷屏事件。
虽然曾荫权和杨振宁是完全扯不到一块去的两个人,但他们俩引发的事件正好在时间撞在一起,不由得不让人们浮想联翩。
为什么说“曾荫权笨,杨振宁精”呢?那时因为杨振宁能够把物理当政治和生意来经营,而曾荫权却把政治当事业来做。导致了两个和体制本来无关的人的截然不同的结局。
杨振宁本来是搞理论物理研究的,但后来的大多数时间花在了政治和生意上。
杨振宁的人生轨迹是按照中国政治变迁来“被动”设计的,但设计得很契合。他的人生踪迹是这样的:日敌占区→西南联大→美国→台湾蒋介石时代→美国→毛泽东(试探成功)→邓小平……一直到前几天,以“爱国不分先后,还留三五年给祖国的姿势”,95岁的高龄,冠冕堂皇的宣布放弃他曾经宣誓“终身忠于”的美国国籍,申请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成为中国科学院“本土”院士,也成了爱国人士的榜样。他也会因此在得到“经济和财产上享受本土院士的一切待遇”的受益,他在政治、生意上绝对精准,永远站在胜利、获利这一边,从来没有闪失过。
专业上杨振宁也是这样的。当他知道李政道的发现可能会得诺奖的时候,立即主动靠近李政道,从成果(论文)署名,到最后诺奖授奖仪式上对李政道说:“我大你四岁,给哥一个面子,让哥先出场……”就这样,这个诺贝尔奖就变成了“杨振宁、李政道”的了,在新闻传播里,杨振宁就变成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许多报道里甚至都懒得提李政道的名字。李政道对这些还是能忍耐的。但后来杨振宁居然忘记了(故意型失忆)他当年在实验室里、咖啡馆里求李政道的场面,把他们诺贝尔奖这个成果(基本是是李政道一个人的成果),误导成,人们以为是杨振宁这个大哥带着李政道这个小弟取得的,李政道就像个二奶一样,碍手碍脚。后来,李政道肠子都悔青了……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写成的,你李政道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把成果上的杨振宁的名字去掉,连要求把自己的名字回归事实,排在第一的权利都没有,这就是历史的无情。
李政道只能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来安慰自己。但值得赞扬的是,几十年来李政道先生从不记名利,默默无闻的为中国的科学进步做出了卓越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我们必须承认杨振宁在理论物理上极深的造诣,但理论物理上的造诣极深的物理学家多了去了。一码归一码,“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基本是李政道独立提出的(手稿证据都在),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妾’国大盗”袁世凯的孙媳妇)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的存在。
我曾有幸在四川大学老礼堂听过袁家骝吴健雄夫妇的学术报告。如果知道杨振宁会有今天这样的做派,我怎么也会厚着脸皮问问吴健雄教授“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是不是基本上由李政道独自提出,而杨振宁是硬凑上去的。
在男人获得年轻女人芳心这个领域,杨振宁完全可以写一本专著,或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写一部英文自传体小说《婚恋的宇称不守恒》,也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果是这样,就是跨界的双诺贝尔奖了。并且,这个成果基本上是在中国做的实验取得的,属于100%中国知识产权。
今年春节,参加一对年轻人的婚礼。我开玩笑的对他们说,如果生个女儿,就嫁给我吧。他们说我是老流氓。我说:“我今年52岁,如果你们的孩子后年出生,我正好比孩子大54岁,还是破不了杨振宁翁帆的记录。”这对小夫妻(恰巧女孩是清华本科毕业的)笑着说:“聂叔叔真幽默。问题是聂叔要是像杨振宁一样精,不一定看上我们的女儿;要是没有杨振宁那么精,我女儿你搞不到手。”新娘子用“杨振宁的精”,既幽默又大方的为我这个玩笑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于是“杨振宁的精”这句短语,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说说曾荫权。
王中陵:杨振宁是哪国人?
香港《太阳报》4月20日以《杨振宁抨刘慧卿言论荒谬》为题,报道说:名满天下的诺贝尔物理学得奖者杨振宁批评刘慧卿满脑子西方民主及理论,尤其她关于台湾应由台湾居民公投自决言论,“更是荒谬”,并说杨博士公开表示,若见到刘慧卿,一定要与她辩论云云。
杨振宁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自与其天份和后天努力有关。但他所生活、工作的环境和社会制度不知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杨博士认为生活在香港的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对中国的现实、甚至对香港地理位置的了解,反倒不如他这个生话在北美洲的美藉华人了解得透彻。这是不是也很荒谬呢?杨博士认为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不同,“西方的理论是不能用到中国的”。杨先生还强调“西方式的民主,并不适合中国”。可中国人历来分三、六、九等,是所有的中国人都不适合西方式的民主吗?高等华人和变色龙也不适合吗?刘慧卿固然是满脑子西方民主及理论,被西方奶酪、面包、牛排营养滋润了一辈子的杨博士,却也没能告诉我们,中国国情与西方国情根本不同在哪里?什么样的“民主”才适合中国这样的国家?
生活在世界最先进的物质环境里,拿着西方颁发的巨额奖金,呼吸着大西洋上空的自由空气,却否定自己赖以生存的民主制度,显然完全违背了中国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祖训,不无忘恩负义之嫌。杨先生脑满肠肥之余,边打饱嗝、边对香港高级知识分子说,滋润着他能获得诺贝尔奖金的那个国情,只适合他杨博士这类人独用,你们,以及还不如你们的中国大陆人不配!不适合你们!显然,他是未把自己算作是中国人的,否则,他怎会如此说话?当然,他确实早已是外国人,是一个美藉华人了,自然不屑把自已混同于一个普通的中国人。
“西方式的民主,并不适合中国”,这种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谬论,居然出自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之口,真令人惊讶。倘不是脑子中西餐泔水过剩,那一定是唯恐中国人争得民主,追上了世界潮流,会分了他一杯羹。唯恐从此再没人能反衬突出他的好日子。对杨博士的成就,不少中国人引以为骄傲。不过,我看杨博士未必承情。他怎么会不明白他的成就与其所身处的民主制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呢?
但不管怎么说,从心里,我还是不忍去责怪一个与我毫不相干的异国人。除了年龄,一个再也令人无法尊敬的外国人,一个信口开河为自己老脸挣口水的美籍华人。
要做科学家,首先得做一个人──一个决不帮闲、更不帮凶的人。关于民主,我送给杨博士几句话:“民主和科学一样,是人类理性的产物,是普遍的人牲的体现,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是超民族、超阶级的,不存在所谓东西方之分。”这段话是许良英先生在《中国民主化道路的思考》一文中说的。
至于你要找刘慧卿当面辩论,奉劝先生不要自取其辱,省着点吧。再多的话,也实在懒得给你说。
(2004.4.21)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