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看杯中春色微波起

本帖最后由 邓世广 于 2016-3-8 23:49 编辑

看杯中春色微波起
—酒文化漫谈
邓世广
酒文化与政治、军事、经济、文学艺术乃至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它渗透到人类社会诸多方面,蕴涵着数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可以说酒文化是全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换言之,酒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大众文化。
酒文化的范畴涵盖了酿酒文化、饮酒文化、消费文化,另外,在中国儒家思想中,有关酒礼、酒德等传统观念,以及历代有关酒方面的制度等内容,均为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组成部分。
记得在二十多年前的春节,我应一位爱酒朋友的请求,为他撰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工作之余,伏案研究杯中学问”;下联是“微醺以后,凭栏欣赏窗外风光”。这里所说的“杯中学问”,就是指的酒文化。
近年来,有些酒的商标和广告中出现以下内容:“过量饮酒有害健康!”我认为这纯属废话!过量喝水也有害健康,过量吃药也有害健康,过量吃饭同样有害健康。何止饮酒一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一首词中写到:“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的是不刊之论。《本草备要》有云:“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遣兴消愁,辟邪逐秽,暖水脏,行药势。过饮则伤神耗血,损胃灼精,动火生痰,发怒助欲,致生湿热诸病。”有益抑或有害,关键是在量上。
那麽,喝多少酒可视为安全、喝多少酒才算超量呢?孔夫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诉我们:“唯酒无量,不及乱。”即“饮酒以不醉为度。”(论语·乡党)饮不及醉,陶然而止,是饮酒的最佳状态。一些医学专家认为:以纯酒精计算,一个体重正常的人,按每公斤体重每天饮1克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据此计算,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每天约可饮65度白酒100毫升,或啤酒2000毫升,或葡萄酒(包括黄酒)500毫升。当然,饮酒之量还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对酒精的耐受力、生活习惯、年龄与性别的差异以及气候、地域条件等具体情况而定。事实上,上述安全量比世界卫生组织的限度还低的多。
常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酒量何以有大小?”为什麽有的人喝酒“千杯不倒”,而有的人喝一点酒就会酩酊大醉呢?酒量的大小究竟与什麽有关?人们自古以来就发现了这一问题,也一直在探讨这一问题。
《景宗本纪》记载:“帝曰:‘维岳身甚小,何饮酒多?’左右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辞海》对“别肠”的解释是:“比喻善饮酒。”宋·朱熹诗云:“我有一言思告诉,诗肠欲断酒肠宽。”由此可知,古人的朴素认识是:酒量的大小与酒肠有关。四川著名诗人陈仁德素以诗酒闻名,尝欲新疆一游。我曾以诗邀之:“我有古城王窖液,相逢待比酒肠宽。”      
英国《自然》杂志在1998年11月25日发表的研究报告认为,酒量与生俱来。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托德·蒂德在这份研究报告中说:与人斗酒时能够把别人喝趴下的本事或许与多年的饮酒习惯、天生海量或嗜酒都没有必然关系。酒量完全是由大脑中的Y神经肽(NPY)含量多少所决定的,至少在老鼠身上是如此。很多科学家相信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人类。
在此之前,即1995年,中国科学院人类群体遗传研究室专家的研究结论是:酒量大小与乙醛脱氢酶有关。专家们说:人体本身所具备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确切的讲是1型醛脱氢酶)有助于将酒中的乙醇转化(解毒)。但是,汉族人的1型醛脱氢酶缺陷比例高达50%,蒙古人的这一比例为30%,朝鲜族人为25%,而白种人几乎为0。也就是说,汉族人约有一半的人容易醉酒。无庸讳言,酒量的大小固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是也与后天锻炼从而使酒量提高不无关系。
《说文解字》云:“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简而言之,酒尽管是一种有争议的饮品,但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由它引发的善恶、吉凶,只能由饮酒者自己负责。《养生要集》有云:“酒者,能益人,亦能损人。”适量饮酒,可以宣和百脉,消邪却冷;饮之失度,损寿伤神;过饮不节,杀人顷刻。从总体来说,酒应该是利多弊少之品,适量有益,过量则有害。如果每个人都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适量饮用,那麽它就是有益无害的。李白《月下独酌其二》有云:“天若不爱酒, 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 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 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 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 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 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 勿为醒者传。”由此可见,喜欢饮酒上不愧天,下不愧地,连圣贤都喜欢杯中之物,此中滋味,真是妙处难与君说。酒与人类已经结下了不结之缘,要想与其分手,绝非易事!
在我们国家,从古至今主张禁酒者代有其人。《战国策·魏策》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而亡其国者。’”旨酒是指极为珍贵的酒品,大禹认为如此好的东西,意志薄弱者必然沉湎之而不能自拔,所以向后世发出了警告。大禹虽曾下旨戒酒,但他也曾在涂山(今安徽怀远境内)以酒宴会诸侯,共议朝政。汉文帝在公元前163年曾书写“戒为酒醪靡谷”。…以后直至清光绪34年(公元1908年),二千多年中50次禁酒,其中四十多次都是同一理由(浪费粮食)。但是屡禁不绝。三国时的曹操曾经写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短歌行),但他当丞相时为了节约粮食和防止酒害也下过禁酒令。然而有人说他执法不严。有一次尚书郎徐邈违令在家喝得酩酊大醉,曹操派人招他入朝议政,徐邈不敢如朝,只好仗着酒劲对来人说:“请回禀丞相,臣正与圣人议事,不得功夫。”曹操听后,也没追问此圣人是何许人也。只是事后,徐邈与友人谈起此事,还心有余悸的说:“想不到圣人二字竟然救我一命。”此后,“圣人”就成了酒的代称。
历史证明,绝对的禁酒是不可能的。而且随着时代的推移,酿酒技术越来越高,酒的品种越来越多,酒的质量越来越好,酒的产量越来越大,爱好饮酒的人前赴后继、接踵而来。因为酒具有无穷的魅力。
著名林学家严赓雪教授生前是我忘年之交,他和我一样,亦好杯中之物,但绝不贪杯。当年虽已年逾八旬,仍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或询其长寿之道,彼乃作庄严状告之:“抽烟、喝酒、不锻炼。” 严赓老性情豁达,雅爱诗词,享年九十五岁高龄。生前自撰挽联云:“多谢诸公烦到此,不敢当,请少礼,称兄称弟成往事;从此老夫解脱了,返自然,觅真我,方生方死任逍遥。”我曾以诗挽之:
大道修成返自然,诗魂长伴翠微烟。
方生方死玄言在,难弟难兄恸泪悬。
公向幽冥寻故我,谁从浊世辨真诠?
天山南北萧萧木,尽是风中飒飒弦。
据说中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饮酒大国,而新疆人尤以豪爽善饮享誉海内。记得改革开放之初曾有民谣传曰:“广州人什麽钱都敢赚,上海人什麽衣服都敢穿,北京人什麽话都敢说,新疆人什麽酒都敢喝。”且不论广州人、上海人和北京人是否确如斯言,仅就对新疆人的评论而言,委实入木三分。我在酒杯前常常琢磨:“如果举行一次世界杯饮酒大赛,没准儿咱新疆会捧回几块金牌来呢!”某次去北京参加医学学术研讨会,会后聚餐时内地一位专家执意要和我这个“新疆人”喝个痛快,并豪气干云的要“舍命陪君子”。我在声明不是新疆土著之后,笑而劝曰:“老先生不必轻生,兄弟也不是君子。”一言既出,满座粲然。
2005年中镇社友聚会山西,著名诗人熊东遨在劝酒时说:“且凭杯酒倾肝胆”,举座赞叹。其实这句诗乃我十五年前赋赠辽宁诗人姚莹七律中之颈联出句(…且凭杯酒倾肝胆,不向辙鱼询死生。明日长亭挥手去,天涯何处觅瑶筝?)我在《金缕曲·乡思》中有云:“…八千里路谁知己?月缺圆、思潮澎湃,归心难已。谈笑常扪肝胆在,昆仲一堂欢聚,也吞吐胸中豪气。佯作疏狂留醉眼,看杯中春色微波起,当再整,凌云笔。”诗人习气,大抵如此。
二十一世纪初官方公布消息称:“我国白酒年产量已从五十年代初的四、五十万吨增长到1000万吨,啤酒年产量已经达到3000万吨…”再加上其他类别的酒,数量的增长是惊人的。由此可见,酒是一种深受欢迎的饮品。酒销量的增长除了与人口总数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以外,更重要的是酒能带来身心的享受——既能获得生理上的愉悦,还能从酒的交际价值上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酒的问题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麽简单,它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全民族的素质密切相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普及酒的知识是全人类任重道远的共同任务。遗憾的是很多人对酒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酒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的水平上,至于劣质酒有哪些有害成分?酒精有哪些生理作用?究竟什麽样的酒才算好酒?什麽酒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较高?如何选择药酒?怎样饮酒才能有益健康?凡此种种,不是一概不知,就是一知半解。有些人,喝了一辈子酒,仍然停留在酒盲层次。
今年夏天,我应邀与一群朋友赴东疆三县旅游。旅次吉木萨尔,庄子公司老总盛情接待,摆酒洗尘。席中某君畅饮大芸补酒三大杯,导致神情恍惚,不能自己。按.大芸又名肉苁蓉,乃温补肾阳之药,阴虚者忌之。此君偏瘦,症属阴虚,妄服热药,自然难脱此厄。两日后与其逐渐熟悉,乃以此理喻之,并戏赠一诗云:
遗笑庄生酒后方,杯中汤好勿轻尝。
大芸岂是寻常物,不可糊涂乱补阳。
我在一首《咏酒》(七律)诗中写到:
愚者益愚明者明,懦夫浮罢长豪情。
雄心每自微醺起,色胆非从清醒生。
莞尔三巡圆偾事,陶然一醉破愁城。
樽前唯我遵原则,师道尊严谨奉行。
诗的大意是说:酒可以使愚昧的人更加愚昧,聪明的人更加聪明;懦弱的人畅饮之后,也会豪宕之情顿起,怯懦之气全消;一般的人饮酒以后都能焕发英雄气概;而色胆包天者绝非处于清醒状态;“莞尔三巡”会使失败之事圆满解决;“陶然一醉”自然消除忧愁和烦恼。然而,在酒杯之前,我始终遵循“不失态、不伤身、不误事”为饮酒基本原则,因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时刻牢记保持“师道尊严”的知识分子形象。
甲申季春,我应某电视台之邀赴哈密做医学知识讲座。途中因汽车左前胎爆裂,险些命归黄泉。虽然头上撞了两个大包,眼镜也撞坏了,但毕竟死里逃生。庆幸之余,忽来灵感,爰口占两绝:
其  一
车毁盘旋一瞬间,孤身已犯鬼门关。
阎君矜我怀仁术,未许勾留去复还。
其  二
自爱杯中春色涵,惯将白眼对眈眈,
此番辞却无常约,孤负阎君酒一坛。
当然,哈密是去不成了。尽管对方再三表示马上派最好的车来接我,并已备盛筵欲为我接风,但我已了无兴致,就坐上闻讯赶来的另一位朋友的“红旗”回乌鲁木齐了。晚上,当朋友们置酒为我压惊时,都交口称赞我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吾乃徐徐对曰:“并非我修炼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只是一切来得太快,还没有来得及变色,故事就结束了。”众皆莞尔。又有祝酒者曰:“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请满饮此杯!”吾即援樊哙语擎樽笑曰:“臣死且不惧,卮酒安足辞!”一言既出,举座哄堂,而豪饮竟夕,至醉方休…
有一位诗人说过:“多一个诗人,就少一个腐败分子。”我想补充的是:“多一个诗人,就多一个弘扬酒文化的人。”诗词与酒渊源甚深。曹操《短歌行》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诗曰:“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在《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中写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王维的名句是:“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刘禹锡酬赠白居易诗中说:“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辛弃疾因爱酒情深,故责之亦切,对酒欲戒还休,他的《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令人解颐。
(附.辛弃疾《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人间鸩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2003年岁末,于钟珩先生邀诗友小聚,酌以“天河春”,席间以七绝征和,限东韵,须嵌“天河春”三字。余率先口占,星汉继之,兹录之于次:
于钟珩原唱:
谈笑吟俦喜意浓,天河春色一杯中。
共期好梦迎新岁,海岳横胸唱大风。
邓世广和诗:
最喜诗浓伴酒浓,冰心都在玉杯中。
天河春满天山下,化作吟坛大雅风。
星汉和诗:
酒后朱颜一笑浓,何须块垒满胸中。
天河春化桃花浪,入砚长研万里风。
熊东遨知道以后,用手机发来短信云:冬夜羊城小醉,适得世广、钟珩、星汉…天山会饮诗,依韵奉答
君醉西疆我粤东,放怀今有几人同。
春光近在天河岸,不泻诗中即酒中。
2004年星汉教授暑假赴伊犁讲学,我用手机发去一首七律(女儿硕研毕业,应聘之沪:每对娇痴眼自青,但凭倩影忆婷婷。迩来无意冰壶酒,从此关心电话铃。三宿客中怜寂寞,几番梦里见伶仃。还期国庆颁长假,待向遥空望健翎。),星汉回短信说:“我在伊犁讲授诗词,君诗大佳,课堂与诸生共欣赏之。”我即口占一绝云:
奚囊斜挎任西东,桃李天山色转红。
君自酒乡陶冶后,樽前当可论英雄。
星汉和诗“短讯步韵复世广兄”云:
伊犁河水自来东,酿就酡颜旭日红。
看我酒乡归去后,每逢豪宴便称雄。
星汉归后,酒量果然见长。
2009年冬至以前,新疆诗词学会一行应邀访问奇台酒业公司,诗人们即兴创作诗词数十首。王爱山会长在《水调歌头·冬日奇台》中赞曰:“…交通便,人才聚,写新篇。煤田正待开发,酒业得机先。昔有耿恭凿井,今有古城佳酿,香涌杏林泉。历史渊源久,追溯汉唐前。”凌朝祥先生创作颇丰,他的赠古城酒业公司绝句云:“百年老窖喜逢春,人贵文明酒贵醇。无影清风千里外,浓香已透北天门。”星汉教授在品尝古城佳酿后写道:“风流诗酒我曾谙,小饮三杯未敢贪。却是雪山沉醉了,横空长卧对天蓝。”于钟珩先生赠给周文贵董事长诗中说:“古城展翼碧空高,腹有诗书识俊髦。漫道国人争下海,弄潮毕竟待英豪。”栾睿教授曾在奇台工作多年,看到古城变化、酒业发展,深有感慨:“…冰崖远送成丹醴,芳洌遥冲透碧空。今日举杯胸胆壮,康庄前路正无穷。”李汛先生别有体会:“薪火相传六百年,古城名酒出天山。青州从事莫相问,饮罢三杯醉十天。”明剑舟先生则直抒胸臆:“…穆王千史载,窖酒万缸埋。把盏微醺后,诗情骋壮怀。”刘忠信先生对古城酒业公司的发展做了总结:“十载运筹功业在,榜中名次超前。酒香馥郁兆丰年,新疆第一窖,天造杏林泉。  北斗宫中欢笑处,歌声锣鼓喧天。英雄几度破难关,芳名传四海,猎猎大旗悬。”我在参观古城酒窖以后写道:“千缸阅罢费吟哦,春色撩人潋滟波。检点平生慷慨句,情深还是酒诗多。”
“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白居易《对酒行吟赠同志》)酒可以激发诗人蕴藏在心中的丰富情感,是诗人灵感的触媒。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的消费,也不单纯是为了满足口腹之乐。在很多场合,酒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体现一种文化素质,而用来营造文化礼仪高雅气氛的重要元素。酒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精华,诗是人类精神劳动的琼浆。“寻诗宜炼千金字,有酒遂轻万户侯。”酒与诗从来就有不解之缘。我在戊子仲秋初访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公司的时候,写下了第一首《鹧鸪天·奇台访酒》:
借得浮生半日忙,酒城来觅解忧方。
未缘笔下风云老,辜负缸中日月长。
斟北斗,挹西江,贪杯一任笑清狂。
今宵且共天山醉,直认奇台作故乡。
奇台籍著名歌唱家夏米力戏称:“中国有四大城市:北京、上海、乌鲁木齐、奇台。”“直认奇台作故乡”,不仅是因为奇台的好酒陶醉了我,不仅是中国四大名城的头衔诱惑了我,也不仅是因为古城人的豪爽和热情感动了我,更重要的是古城人重视企业文化的前瞻意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高雅情怀,使我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庚寅重阳,古城奇台举办了第三届《新疆·古城储酒文化节》,我代表新疆诗词学会应邀莅会,并用第二首《鹧鸪天》作为对《古城储酒文化节》的献礼:
曾认奇台作故乡,古城深巷几徜徉。
未谙唤雨呼风法,已识回春却老方。
倾陆海,洒潘江,茱萸红处酹重阳。
虔诚欲向樽前祝,酒运昌时国运昌。
“虔诚欲向樽前祝,酒运昌时国运昌。”这既是我对新疆第一窖的祝愿,也是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祝福。
(原载《对酒当歌》周文贵主编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1.11)
本帖最后由 邓世广 于 2016-3-8 23:49 编辑

遵中陵兄嘱发此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