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王中陵 黃帝陵到血統論(旧作发存) [打印本页]

作者: ytzs    时间: 2025-9-22 16:14     标题: 王中陵 黃帝陵到血統論(旧作发存)

早报编辑部:

今读到贵报“满清、中国、台湾”一文,极为欣赏。近观央视一“视”三鸟的“施琅大将军”,正是施琅去世390周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非其后人,焉能出此“大”手笔?昨睹祭黄帝陵场面令人啼笑不得。人生有三不幸:拜错神、搭错车、哭错坟,此其一乎?旧文一篇,捡出呈上聊博一笑。

即颂编安

王中陵上2006.4.6



黃帝陵到血統論
西安·王中陵



早有不少學者對以炎黃子孫取代中華民族的稱謂表示了不以爲然和憂慮。1996年新編的小學統編教材《社會》第三冊第四單元《中華民族的祖先和早期文明》第三課《我們的祖先黃帝》開門見“祖”地把黃帝指定爲“中華民族”的祖先。課後還設題讓剛剛接受啓蒙的孩子“說一說”:“爲什麽中國人說自己是炎黃子孫?爲什麽中國人以自己是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照此邏輯,誰若不承認自己是炎黃的子孫並還須引以爲豪的話,他還是不是一個中國人都成了問題。這個大得能嚇死人的罪名不禁使人聯想到在30年前那場大劫難中因撰寫《出身論》抨擊血統論而被槍殺的思想先驅遇羅克。浩劫已過去30年了,血統論竟然還能以這種無視憲法的霸道方式,堂而皇之地在統編教材裏以已昏昏使人昭昭,真令人難以置信!

關於炎黃,古往今來已有無數學者皓首窮經地加以探討,結果炎黃的面目至今仍是十分模糊。《史記·天官書》道是:“黃帝,主德,女主象也”。鄭慧生先生在其《我國傳說中的母系氏族社會》一文中指出炎、黃等都是女姓。上古時戰勝者襲用戰敗者的名號是慣例,蚩尤部落戰勝炎帝後就曾改稱炎帝。蚩尤部落尚火,具有“日神”太陽的身份。與黃帝並列的這位炎帝卻是“炎帝以姜水成……。炎帝爲姜。”(《國語·晉語》)姜,同羌;上爲羊,下爲兒,爲女,崇尚羊。湖南炎帝廟裏供奉的神祗其實是蚩尤。如今社會時興講唯物主義,講實事求是。對炎黃,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中各種說法都無不可。然而,由政府出面欽定炎、黃二位面目不清的神話人物爲中華民族的祖先,似乎有點造。與唯物主義、實事求是簡直就是風馬牛不相及。

講唯物講求實也要講人情,硬要被《史記》、《漢書》列爲“西南夷”的蚩尤後代與老祖宗劃清界線,改認砍了自己祖宗頭顱(“刑天”,“刑”亦可作動詞,“天”即頭)的黃帝作祖先,還要引以自豪,是否有點不近人情?是否屬於“階級鬥爭”再擴大的新版本?若講人“性”,倘若炎黃子孫真的是貨真價實的老祖宗故步自“風”、歷數千年近親繁衍純而又純的結果,這人的“素質”其實堪虞。

有人說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成則爲王、敗則爲寇的幫閒史。我看倒也不儘然。《九歌·國殤》就是祭祀戰神蚩尤的樂曲。秦始皇“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三曰兵主,祠蚩尤”。劉邦也曾“令祝官立蚩尤之祠于長安”(《史記·封禪書》)。西元前的人物,甚至連專制的君主也不似今日之人這般勢利,尚能祭祀一位失敗的英雄--一位非炎黃族的英雄!如今之人爲什麽反要效仿董仲舒“罷黜百族,獨尊黃帝”!非要把上古豐富多彩的多元神話弄成乾巴巴的一元神“化”!美國新當選的總統布希先生提名鮑威爾先生,賴斯小姐兩位非洲籍黑人擔任國務卿和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也許能給我們一點啓示吧。

胸懷博大的時代一定是海納百川不拒他山之石的。試看三教殿上,那外來的洋和尚釋迦牟尼穩坐中央,我們兩位祖宗老子、孔子反而陪侍左右。少林寺以菩提達摩爲初祖。多少善男信女以西方爲樂土,發誓死了要到那裏去報到。也並未見有人認爲大漢大唐的君主們不該縱容此輩燒頂灼臂、大逆不道、數典忘宗、把一個洋和尚駕于自己親祖宗之上。

民族平等是世界潮流,即使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不乏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光輝。孔子的弟子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陳勝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並不把出身和貴賤放在心上,民謠有“得民心者得天下”,也未把血統和門第作爲前提。但還沒聽說過“贈人祖宗者得天下”,祖宗是能够隨便送人的麽?中國最少有56個民族,其中有些民族的主體並不歸屬中國,倘因統一祖宗而與周邊國家鬧出祖宗糾紛來,豈非貽笑於人?說祭陵就能凝聚人心振興民族,趙宋和朱明的結局及百年來的民族恥辱好象都不能支援這種論點。只由於是炎黃的子孫便可以引以自豪,試問,非炎黃的子孫爲什麽就不可以自豪?此論與雅利安血統甲天下有什麽差異?與“老子英雄兒好漢”相去多遠?以此高論促進民族團結只能是緣木求魚,或竟適得其反。把一個口不擇食、百無忌諱的神話人物通過教材硬指派給所有民族作祖先,既是對自家祖先的不尊重,也暴露了自己的淺薄無知。與民族歧視并无二致。更何況,這個世界上哪有一個叫“中華民族”的“民族”?!如果我們還不儘快用公民意識更新早已被現代文明抛棄了的子民心態,再偉大的祖先也幫不了我們,祖先愈偉大,則愈反襯其子孫不肖。

黨同伐異是國人的痼疾之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結黨營私,源遠流長。熱衷於統一祖先者,究其心態,還不脫夷夏之大防,還是君臣大義還是骨子裏的血統論在作怪。究其實質,實在是個人崇拜即邪教(PERSONALCULT)的源頭。說得堂皇些,叫“統一戰線”,譯成大白話,其實不過是放大了的拉拉扯扯紮窩子罷了,露盡其小,難見其大。

作爲文化遺産,黃帝陵自有其價值。作爲旅遊資源,當然是大力挖掘物盡其用促進地方開發造福於民爲上策。作爲中國公民,憲法已明確規定享有言論、宗教、信仰等自由。作爲國家級的統編教材,怎麽可以無視憲法,以統一祖宗爲己任呢?如果對血統論曾給“中華民族”帶來過的巨大劫難還有一點點記憶,就該知道對共和國傷害最大的正是違憲。否則,遇羅克的血怕是要真的白流了。

謹以此文紀念遇羅克遇難30周年。




欢迎光临 雁塔之声 诗刊网络版 (http://yantazhisheng.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