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石海龙 大有诗说二十则

石海龙
大有诗说二十则
际遇穷通
《全唐诗》存张祜诗二卷三百四十九首,而崔涯与张祜时号齐名,存诗仅得八首。人之际遇,不同若此。一叹。

无人天下
元人高明“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句,世人广有引用,独不知唐人施肩吾《帝宫词》有“十年宫里无人问,一日承恩天下知”之语,卢照邻《行路难》则曰:“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

宅男度假
义山《假日》诗曰:“素琴弦断酒瓶空,倚坐欹眠日已中。谁向刘伶天幕内,更当陶令北窗风。”音乐、饮酒、赖床、发呆,然则此子度假方式,与我辈宅男无甚异处。

山色有无
王摩诘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欧阳永叔曰:“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东坡居士曰:“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三者皆有“山色有无中”句,方之,有何异同?予谓王公视力最佳,至“天地外”,方“有无中”;苏公视力次之,“江南烟雨”时,才“有无中”;欧公视力最差,如是“晴空”,亦“有无中”。嘻!

日蚀三说
张茂先《博物志》曰:“麒麟斗而日蚀”,以为日蚀乃麒麟为之;梅尧臣《日蚀》诗曰:“日月与物固无恶,应由此鸟招祸凶。”以为日蚀乃恶鸟为之,两说殊为不类。近读清人丘逢甲《日蚀诗》,曰:“朱麟忽斗阻日驭,赤乌饥啄金轮旁”、“罗㬋左手出障日,中天竺国全无光”,中有三说,罗列详备。

唐僧尘事
唐人顾非熊有《送造微上人归淮南觐兄》诗,曰:“到家方坐夏,柳巷对兄禅。”姚合有《送澄江上人赴兴元郑尚书招》诗,曰:“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是知唐朝僧人不绝尘俗事,而时人亦不以违戒目之。

菊花可食
姚合《咏新菊》诗云:“黄金色未足,摘取且尝新。”按,《博物志》云“菊有二种,苗花如一,唯味小异,苦者不中食”,然则古人视菊为可食之物。由是观之,屈子“夕餐秋菊之落英”句,非浪漫想象语,亦写实句也。

出世入世
庄生《大宗师》曰:“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以相忘而至于圆满,其意乃在逍遥也。李义山《鸳鸯》诗则曰:“雌去雄飞万里天,云罗满眼泪潸然。不须长结风波愿,锁向金笼始两全。”以羁绊而至于圆满,其意乃在情爱也。同为圆满,出世与入世之别,何啻云泥也哉。

秦绍遥不好受谀
大有尝与秦绍遥坐谈,秦曰:“当今世风日下,人皆好阿谀奉承,我独不好此,人有谀我者,心下即怏怏然。”大有喟然叹曰:“此固是今世痼疾,人皆昏聩无明,如君之清宁简要,高旷明达者,能几人哉?”秦绍遥闻言大悦,粲然而返。

认贼作赋
梓煜偶发清人永嘉诗丐《绝命诗》与诸人读,其诗曰:“赋性生来是野流,手持竹杖过通州。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而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未休。”大有素患近视,误以“赋性”为“贼性”,读罢哂曰:“该贼如此畏犬,焉不绝命?”梓煜从容答曰:“此贼赋性本不畏犬,奈何突患近视,故不得已尔。”大有愕然,复读之,大窘。

盲人摸象
某日,晚春轩主与大有谈,偶言及“盲人摸象”一词,春老考校曰:“此语有何出处?”大有茫然不知,而强为编造曰:“语出《老子》。”春老愕然,问曰:“有甚凭据?”大有曰:“《老子》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语,若未摸此大象,何以知其无形?”春老曰:“然则盲人何在?”大有曰:“既不见形,故是盲人。”春老绝倒。

借山而隐
四明山人有竹山一座、杨梅十株,大有闻之甚羡,欲借山而隐,且曰:“我若隐此,勿告于人。”时法号乱来在座,曰:“若果隐此,我将赠诗二句,卿可书诸山门。”大有欣然问之,法号乱来曰:“此地无人二百五,津门大有不曾来。”大有怒之。

青牛赠书
鲁南青牛,工书画,亦持书画古董生意,家中累财巨万。大有为人贪鄙,刻意逢迎结交,以冀能得小惠。久之,青牛果有所示,谓曰:“我将赠尔书法一帧,乃古人真迹也,尔当善为收藏。”大有不胜之喜,问曰:“敢问是何人墨宝?”青牛曰:“待收到后,看落款即知。”大有甚为期待。不数日,有快递寄到,展开一观,果书法也。大有不看正文,急视落款,见小字曰:“晋右军将军敬赠大有同人,羲之顿首”,大有哭笑不得。

瓢不瓢
赤岸柳白发甚繁,故染之,不意染发剂过敏,面目红肿,故作《染发过敏脸肿如瓢》诗以自嘲。大有好古而迷信,曰:“我有祝由一咒,或可愈卿病。”赤岸柳请之。大有曰:“瓢不瓢,瓢哉,瓢哉。”赤岸柳恚怒。


出人头地
格那丁氏与大有有隙,故广搜其言论,成《大有同人论诗纠缪》一文发于各处。人有劝之者,格曰:“是要压他一头”。大有于此失笑曰:“读格老书,不觉笑出。勉哉勉哉,大有当避路,放他一头地出也。”

见龙在田
廖公号龙洲道人。某微信平台刊廖公诗,而简介漏一“龙”字云:“号洲道人”,诸人皆问龙在何处。时廖公有诗云:“灶前打理争荤素,垄上栽培定早迟。”大有谓:“见龙在田。”众人鄙其阿谀。

杜绝之冠
老杜《赠花卿》绝句曰:“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杨慎评之曰:“讥其僭用天子礼乐也,而含蓄不露,有风人言之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之旨。公之绝句百馀首,此为之冠。”《江南逢李龟年》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孙洙评之曰:“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少陵七绝,此为压卷。”两说龃龉如此,以何者为是?予谓两首皆得含蓄之旨,而《赠花卿》一首,就一地一事加以讽喻,是予人之诗;《江南逢李龟年》一首,就世运世态抒发感慨,是予己之诗。予人之诗含蓄则易,因其有利害之心,故多谨慎;予己之诗含蓄则难,因其有发泄之心,故常放旷。又大体言之,则《赠花卿》是一意见,《江南逢李龟年》是一情绪,写意见则易,写情绪则难。故予以为两诗当以难者为上。

有我无我
王少伯《诗格》曰:“若诗中无身,即诗从何有?若不书身心,何以为诗?”是以有身心为上、以无身心为下也。王观堂《人间词话》曰:“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是以无我为上,以有我为下也。窃谓诗、词体裁虽异,理多相通,则二公之说,以何者为允?予以为两说无高下之分,只有远近之别。于初学者言,似当以《诗格》中语为法,因其有迹可循、利于学习之故。待诗艺精熟后,即可凭性情自择一路——但凡手段在,规矩即不足道了也。

实字虚字
王世贞以为:“字法有虚有实、有沉有响,虚响易工、沉实难至。”此说《唐音癸签》与之;李东阳以为:“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此说《四溟诗话》与之。二人不同若此,当以何者为是?予以为虚字不当多而多,伤体;虚字不当少而少,伤气。体者,谓内容构设当充实也;气者,谓脉络运转当顺畅也。王世贞之语旨在内容,故此处以实字为难;李东阳之语旨在气脉,故此处以虚字为难。

寄托解诗
诗有有寄托者,韩翃《寒食》、义山《乐游原》是也;亦有无寄托者,工部《绝句》、贺监《咏柳》是也。今常有一种解诗法,每好于微言中求深意,读之甚觉附会。《关雎》一首有甚寄托?无非男女情事尔,是解何其清晰敦美,而《诗大序》谓之“忧在进贤”、“思贤才”,不亦远乎?钱钟书以为解诗不可专以寄托,故于《谈艺录》曰:“窃谓倘‘有寄托’之‘诗无通故达诂’,可取譬于苹果之有核,则‘无寄托’之‘诗无通故达诂’,不妨喻为洋葱之无心矣。”此言何解?核者、心者,皆寄托之意也,盖苹果有核,而目不可见之,故欲取其果核,必先去其皮肉;洋葱无心,其味皆在皮肉,若亦去之,则全无可得矣。若夫《大序》解《关雎》之法,正如食洋葱而去皮肉,层层剥之,终无可得也。

物理事法
状物句忌虚尚实,然亦不可太实,太实便拘束粘滞,然则“碧玉妆成几许高”,虚也;“碧玉妆成廿尺高”,拘束粘滞也。说理句忌隔尚透,然亦不可太透,太透便抽象空泛,然则“为有源头送水来”,隔也;“为有新知不断来”,抽象空泛也。叙事句忌粗尚细,然亦不可太细,太细便枝节横出,然则“路人相见不相识”,粗也;“女童相见不相识”,枝节横出也。
作诗不透
作诗不可太透,太透则夺读者遐思,常使味短。王江宁“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句壮则壮矣,怨则怨矣,然失之太透,故余味不长,何如杜牧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句曲婉有余味?李公梦唐,为今世绝句名手,予绝喜“西子情怀何所似,半湖秋水半湖春”、“前溪鸥鹭如相问,一片闲云欲雨心”诸句,以其即离之间,怀抱悠长也,至于“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人皆曰佳句,我独嫌其议论凿凿,太过分明。

七难五易
《沧浪诗话》曰:“绝句难于八句,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诗薮》曰:“谓七言律难于五言律,是也。”《文体明辨序说》曰:“七言视五言为难。”皆谓七律难于五律,此论或为古人共识。然以上诸说只见结论不见理由,则令后学大惑。《诗法家数》曰:“七言律难于五言律,七言下字较粗实,五言下字较细嫩。”虽有理由,而所谓“粗实”、“细嫩”者,又甚为含混,未足以解惑。予试论焉:绝句已患其短,而五绝尤短,故以尤短者为难;律诗已患其长,而七律尤长,故以尤长者为难。盖短者之难,在于笔墨少处尚涵括万有;长者之难,在于笔墨多时仍精要近切。由此亦可知,所谓七律难于五律、绝句难于律诗者,非谓七律、绝句难成,而谓其难佳也。

三法四意
《诗法家数》曰:绝句“多以第三句为主”、“功夫全在第三句”;《岘傭说诗》曰:“七绝用意宜在第三句”;近人冯振心有《绝句五十六法》,虽琐碎拘泥,其“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等语,亦未尝无道理。以此观之,诗似应以第三句为要。然《白石道人说诗》曰:“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诗法家数》又曰:“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今人熊东敖《求不是斋诗话》亦曰:“结得弱便成丢盔卸甲”。以此观之,诗又似当以第四句为要。或谓两说不能共立,果如此乎?我觉不然。盖以第三句为要者,言其法也;以第四句为要者,言其意也。

作者简介
大有同人,男,1985年生,工程师,河北人居天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