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黄拔荆先生千古

在先夫黄拔荆告别仪式上的发言
林丽珠
此刻,我心如刀绞,虽欲哭而无泪!我要告诉诸位的是,拔荆在经中山医院672天治疗后,于2015年9月8日晚7点31分,在厦门中山医院老干康复中心(3-1901病床)在全家人的陪伴下安祥地和我们永别了!
我想今天来给夫君——黄拔荆做一个定论是可能而且是必要的。
他是一位忠誠的战士、一位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做出突出成就的学者、一位无私奉献、与人为善的长者。他的一生也可以用“勤奋”、“坎坷”四字来概括。
他的处世原则是:组织需要第一;词学研究和词的创作第二、教学和与门生探讨交流第三;而家庭与孩子只当余事。
说“忠誠“:他无条件服从组织需要,从不会说“不”。解放前投笔从戎,1948年加入地下党游击队。解放前夕深入敌后了解敌情,危险重重,为入闽中国人民解放军(28军)提供准确进军路线图等;解放初服从组织需要赴闽西剿匪,生活艰苦,形势险恶,以致身染重病,危在旦夕,在组织决定下回家养病。1960-1990年年年参加高考评卷、高招等工作,压力大,任务急,从无二话(明明妻子即将临盆分娩也无暇顾及)。
说“勤奋”:在从事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他服从组织决定,承担了大量的行政工作,付出不少心血。1974-1990年编撰《汉语大词典》,任厦门组组长(实际上只为编撰工作做开路、联络,没有名份)、厦大中文系副主任、科研处副处长他都是承担许多事务性工作。他所理解的权利,实际上是克服困难为大家服务,往往搞得杂务缠身、身不由己。在担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时,经费从零开始,经他四处奔走好不容易才打开科研工作的局面。
大学复办后,在文革10年文科教学科研一片空白的现状下,他逼不得已要双肩挑。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自己不间断的诗词创作,都只能见缝插针超负荷去拼老命运转。“天道酬勤”,他除了已出版《中国词史》(上下册)、《元明清词一百首》、《词林采英》、《南唐二主暨冯延巳词传》等专著外,还有论文四五十篇二百多万字;又接受出版社委托主编有:《东方文学比较研究论文集》(北大出版社出版)、直到最近刚在出版《中国古典文学基础丛书》(一套八本)(海峡文艺出版社)。他一生所创作的词一千多首,而且一向受到老一辈如词学界鉴赏大家周振甫、当代词学泰斗夏承焘和国学大师黄寿祺、黄曾樾先生的激赏和褒奖;同时也得到广大诗词爱好者的追捧,入编十几种词集。所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在出版《中国词史》(上下)册时,介定他为:“当代著名词人、词学家”……
而在他的身后,他的书架和书桌下还积压着上千万字来不及整理和出版的书稿和讲稿,都是他在文革后多年来,讲解中国文学通史详细而又精彩的教学笔记。离休后,又在老年大学、全国诗词培训班讲课时做了大量全新的教学笔记。以上都是他此次重病住院期间,为了寻找他的体格检查资料才偶然发现的。面对这些遗物,使我震撼和叹服!我十分惊讶他的勤奋和不倦的治学精神。他一生所做的奉献我三生也无法达到。这就是他留给家人,不!留给时代和社会的一笔宝贵遗产。如果说他做为丈夫、父亲及一家之长对于家庭有缺憾或不足,其原因就在于此。三个孩子出生时他都缺位(阿志出生时他正被关进牛栏,身不由己除外),平时他在家里也几乎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功课什么的,更从未和孩子轻松的聊天、亲密无间的相处、或过问他们的需求。当然,这也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但父子间温情缺位使得孩子对父亲总有陌生感。他又因为没有时间伺候老母亲,就将自己的工资63.5元每月寄60元回家,他说:“老人遇事时我们不在身边,她手边有钱就可救急。”在那个全民贫困的日子,他让母亲在村里成为出了名的富婆,来拜干娘的一大群。他主张穷小家富老家,认为我们年轻人时日还长,苦一点没关系。是时,我的娘家也遭厄变父亲因错定为资方代理人而清退,生计断路,必需救急。所以相当长时间小家庭搞得贫困不堪、负债累累。孩子又正在成长时期,因营养不良造成日后健康的严重后果。他爱学生胜过爱儿子。如承包有出版任务时,首先考虑的是学生而不是儿子。其实儿子也能胜任。比如《历代笔记选析》,两位作者因无法履約,只剩最后一个月才告知作者缺位。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才答应让儿子黄飚马上去接手,圆满完成书稿的写作。每当学生有成绩出成果,他都无比欣喜。与来访学生,聊家常、谈学习、展望未来,他都侃侃而谈,忘了时间。
现在我早已理解和原谅他了。人的一生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他以主次有别、公私分明的办法来驾驭人生。只有如此才能把精力投入到主要目标上,使自己不至于轻重倒置、碌碌无为、掉到一事无成的陷井中去。看来,这是他精心考量过的。
“坎坷”:他的一生所遭遇的坎坷和不公正待遇也是很典型的。解放前提着脑袋干革命,解放后光“城工部”的问题就审查了8-9年。当时,敌机在空袭,他的背后就有人跟踪盯梢。老革命瞬间变成嫌疑犯!1957年因响应党号召大鸣大放,他在小组发言反映苏军在东北军纪败坏,奸淫妇女的问题和耳闻目睹家乡闽清肃反动刑施暴的违法现象,被内定为中右份子,列入另册,不得重用。因为没有公开宣布,我们一直蒙在鼓里,很长时间只觉得日子不好过,处处不顺手。直至1983年胡耀邦任总书记时下达平反书予以平反,才豁然开朗。文革开始又因他介绍入党的同志被揪斗审查,受株连,由于不肯做伪证被隔离审查,关押在福师大生物系尸体解剖室,抄家、批斗拘禁15个月;后又因友人交代材料中提到他曾攻击林彪。审查升级,即将以现行反革命罪逮捕他。适逢“9.13”林彪事发,9.15他才获紧急释放,回归下放地点福鼎白琳幸免于难。但他罹患惧光见光头晕和全身关节炎,发作时痛不欲生,一天要发作几次,幸好得到民间秘方才得根治。
写中国词史是他平生的夙愿,1980年华东师大出版社主编来访时,对他的《词史》油印本很感兴趣,促成了他的决心。在日以继夜,废寝忘食的两年间,《词史》上册得以完稿。夏承焘老先生闻讯,欣喜万分挥毫题赠。1988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不想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某些心怀叵测的小人,用无耻的造谣和毁谤,不怀好意在其间作祟,其目的是不让他把下册写下去。直到2004年经中国图书委会评定《中国词史》(上下)荣膺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才使这场无耻下作的闹剧狼狈收场。著作等身,但是教授职称竟评了10年!成为高校内外的奇闻,最后逼得教育部高教司陶遵谦司长只得以快刀斩乱蔴的办法对此腐败机构动了手术,才使得正义最终战胜邪恶,为这次不正常的职称评定画上公正的句号。
还有许多,限于时间就不一一列举了!
尽管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不管遭遇多么凶险,濒临绝境,眼看着已经山穷水尽了,却每次都能转危为安。如果不是天地间有正义之神在守护着他,如果不是无所不能的造物主在关注着他,这将如何解释?此次重病入住中山医院后险象环生,病危频发而且还涉及世界难题。医生虽投入全部心血也无力回天。突然一群素不相识的“三一堂”牧师、长老和教友姐妹出现在他的面前,为他祈祷、祝福、用大爱的温暖为他缓解病痛,给他战胜病魔的力量。当时,我也正无助悲伤,但是在他(她)们的勉励下我如有神助,福至心灵!或在古籍中找到帮助,或在网上找到资料,或收到素不相识网友寄来的邮件直接传递珍贵秘方。总之,一次次奇妙的冲关,使他的生命奇迹般的延长了600多天。所以2015年9月5日临终前他再三表示要接受了耶稣基督成为他的救主,同意三一堂苏淑娥牧师为他洗礼。
今年他享88岁米寿(原本身份证有误),本来应该可以活得更长寿些,可是自入院以来,由于治疗中的失误已给他留下诸多后遗症,造成生活的不便和困扰。加之自9月5日至9月8三天康复中心主任又对他施用新抗生素“亚安培南”退烧,他的身体终因抵挡不住其药的不良反应而辞世。以上的种种人生遭遇和恶劣环境无不损害及耗费他的精力。也许这也是救主耶稣基督的美意——结束黄拔荆在世间的苦难,让他回到万能的上帝身边,尽享喜乐和永生!
可以告慰我们的是:对于这样一位忠诚的战士和学者,党组织重视关心他。组织没有忘记他早年为新中国的诞生,不怕抛头颅洒鲜血为革命所作的贡献。给予他良好的医护条件。此次急症抢救中,厦门大学赖洪凯副校长等领导多次关心并亲自临阵指挥,中山医院领导组织以司丽娟主任为首的强有力专业医疗组,投入紧急救治,仅仅20分钟打下堵住胆总管的结石,使病情化险为夷。
……
他的正直坦诚赢得了众多真挚的友情:每当跌入人生低谷都有好友不离不弃、鼎力相助,帮助走出困境。家人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安慰是他热爱生命,坚持活下来的动力和源泉。此次重病经历多达十次危机,在亲情与友情的最大化关怀下,他一次次得以顺利闯过难关!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拔荆病重期间所有看望慰问的亲朋好友,许多朋友不顾自己的年迈力衰,对他的关切始终如一,令我全家感戴!
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无法改变,而他为社会和时代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将永远与我们同在,永世流芳!
林丽珠泣告
2015.9.10
江  婴
悼厦大黄拔荆教授
病危惊我忍生哀,否极难期泰复來。
血泪成诗谁独发?榴红何处照君开。
黄拔荆先生千古!
王中陵敬挽
悼念黄拔荆先生!
悼念
沉痛悼念黄拔荆老会长仙逝
沈汇丰
巨擘星沉黎庶悲,音容笑貌永相随。
期刊屡载撄鳞曲,陋室常批谀日辞。
数十年来长惕惕,八千学子尽唏唏。
百年词史惊群丑,一代文宗岂复疑!
沉痛悼念黄拔荆老会长!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