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8 
 - 帖子
 - 26651 
 - 精华
 - 0 
 - 积分
 - 84 
 - 威望
 - 84 点 
 - 金钱
 - 0 枚 
 - 魅力
 - 0 值 
 - 鲜花
 - 20 朵 
 - 鸡蛋
 - 0 个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146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1-16 
 - 最后登录
 - 2022-11-29 
 
  | 
1#
 
发表于 2021-7-10 16:23
 |  只看该作者
 
 
 
  
 李升华 桃花源
李升华 
桃花源 
武陵谁见隐尧天,本是陶公笔造玄。 
未晓汉秦居远近,无论魏晋统方圆。 
悲言乱代逃昏主,喜说偏隅度悚年。 
始悟红尘今古世,清心自有一坤乾。 
【注释】3月11日,曾经写了一首同题七绝诗,并且作了这样的说明:在深居简出中时常有悟,比如对桃花源的理解,就另有新意。现在将其延展为七律诗,记于2021年7月8日。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武陵那个地方,谁曾见过隐蔽着一个唐尧的新天,那本来就是陶渊明公用自己的笔写下的一个虚玄。那一个地方根本就不知道汉代秦代究竟谁远谁近,更不要去说魏代晋代也曾经统领过社稷方圆。失意的话,说的是乱世逃避了昏主,喜悦的话,说的是在偏隅中度过了惊悚之年。于是才感悟从古到今的人间尘世,只要心里恬静纯洁,自然就会有属于自己的一坤一乾。首联中的“武陵尧天”,指的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写道:“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尧天,原指上古唐尧能法天而行教化,后来便用“尧天”来称颂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见宋代诗人张纲的《蝶恋花》词:“老去光阴惊掣电,生长元丰,试数今谁健。多谢天公怜岁晚,清时乞得身闲散。忆昔生朝叨睿眷,台馈颁恩,内酒当筵劝。今日衰残欢意鲜,举杯目断尧天远。”又见宋代诗人宋白的《宫词》诗:“千官朝谒五门前,一路春风蜡烛烟。宫漏乍停班已定,紫云开处望尧天。”还见清代诗人方文的《送缪湘芷水部北上》诗:“尧天有宿归郎署,虞部无钱付酒家。” 这一联中的“造玄”,意思是达到玄妙的境界,这里指创造出来的虚玄,见唐代诗人王贞白的《忆张处士》诗:“天台张处士,诗句造玄微。古乐知音少,名言与俗违。山风入松径,海月上岩扉。毕世唯高卧,无人说是非。”又见明代人谢榛的《四溟诗话》卷三:“思入杳冥,则无我无物,诗之造玄矣哉!”颔联中的“未晓汉秦”和“无论魏晋”,都是《桃花源记》一文的原意,文章说道:“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一联中的“方圆”,指天地之间,见南朝梁代诗人沈约的《郊居赋》:“罗方员而綺错,穷海陆而兼荐。”颈联中的“乱代”,意思是乱世,见唐代诗人杜甫的《寄柏学士林居》诗:“乱代飘零予到此,古人成败子如何?”又见唐代诗人李华的《咏史十一首》:“乱代乃潜伏,纵人为祸愆。”尾联中的“清心”,指心地恬静,亦指纯正之心,见宋代诗人苏轼的《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一:“不独清心能省事,应缘克已自销兵。传闻塞外千君长,欲趁新年贺太平。”又见清代学者严有禧的《漱华随笔·清净真人》:“无事则清心静坐,念念对越上天。”这一联中的“坤乾”,即乾坤,天地,见宋代诗人曾巩的《谢章伯益惠砚》诗:“圣人智出造化先,始独俯仰吾坤乾。”又见明代学者宋濂的《景祐庙碑》:“民拜愿公毋我捐,俾禾如茨黍蛇蟠。疾害不作福祐緜,公名不朽同坤乾。”还见清代学者恽敬的《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阳明之弊,颠倒狂圣,反覆坤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