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8
- 帖子
- 26651
- 精华
- 0
- 积分
- 84
- 威望
- 84 点
- 金钱
- 0 枚
- 魅力
- 0 值
- 鲜花
- 20 朵
- 鸡蛋
- 0 个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146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1-16
- 最后登录
- 2022-11-29
|
邓世广: 诗余闲话
邓世广:
诗余闲话
几年前,我在某微刊发表《吟窗偶寄》组诗八首,曾经引起争议。赞赏者有之,讥嘲者有之,更有甚者,竟视我如刨其祖坟,撰文漫骂,措辞颇不友好。时有正直之人告我此事,惟一笑而已。
近日又见某子评騭之作,仍多偏见,爰书此以正视听。
附.《吟窗偶寄》原诗之一:
作诗非易亦非难,毋学痴人坐井观。
跳出五行三界外,乃知妙句在云端。
按.作诗难乎?易乎?对此须辩证理解,没有学养、没有阅历、没有悟性的人,想写好诗当然不容易。反之,既有淵深的文化修养,又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同时还有悟性、有灵感的人,写诗就不是什么难事。首句明白如此,浅显易懂,有人竟视为废话,其悟性可知也。宋.严羽云:“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明理,则不能极其致。”的是入木之论。
承句指诗人要有襟怀,要放开眼界,真诗人必目空千古,乃能横绝一时,落笔则无庸句。 否则,一叶障目,坐井观天,视野局限,非痴人而何?初学者不足法也。
转句乃指优秀诗人,要站的高、看得远。站在客观角度,多读书,多思考,不受世俗干扰,必如此方可脱愚钝。汉·刘向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吾旧作“愚人节”诗云:“阅人如从高处看,笑人愚者是愚人。”苟能参悟,善莫大焉。
结句本意是说好句要在高妙,与地气何干!最讨厌什么好诗“接地气”之说,地气有什么好味道?不过腐朽之气而已!快板书、数来宝最接地气,然与诗词却不可同日而语。诗词是小众文化,是高雅艺术!好诗、妙句不在十八层地下,而在云淡风轻的高处!提倡接地气,提倡“老妪能解”,提倡诗词大众化无疑会降低诗词的品位,久而久之会把诗词混同于叫卖文化,果然如此,将是诗词的悲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