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8
- 帖子
- 26651
- 精华
- 0
- 积分
- 84
- 威望
- 84 点
- 金钱
- 0 枚
- 魅力
- 0 值
- 鲜花
- 20 朵
- 鸡蛋
- 0 个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146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1-16
- 最后登录
- 2022-11-29
|
1#
发表于 2021-7-16 09:06
| 只看该作者

张希田 读《明史演义》札记
张希田 读《明史演义》札记
题 记
1993年初,我读了吴晗先生所著的《大明帝国兴衰史》,作者从官僚、军队两个方面揭示了明帝国兴衰的历史逻辑。出于对于谦悲剧人生的痛惜之情,写了一首七律《咏于谦》留了下来,但书中的其他内容则只剩下一些模糊的记忆了。今夏,我用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蔡东藩先生所著的《明史演义》100回,并写了180首七绝作为读书笔记,读之可知明史梗概。
有人说,《演义》不是历史,不值得读。我觉得蔡东藩先生的历代中国史演义虚构成分极少,可以当历史来读。先生说:“ 有明一代之事实,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三史相加,凡432卷。并说:“《明史》多繁复,苦费抉择,不得已搜集成书,无论为官史,为私乘,悉行钩考,乃举一代治乱兴亡之实迹,择其大者要者,演成俚语,依次编纂。” 所以说,尽管是演义,还是可以看到治乱兴亡之实迹的。
接受某读者朋友的建议,此次的读书笔记不都是故事缩写,偶尔也抒发一些议论,感觉这样表述效果会更好些。
依照惯例,仍将笔记称为札记,以十首为一组。
2021年7月2日
读蔡东藩《明史演义》札记(之五)
方孝孺之死
拒书诏谕似寻常,斥贼谋朝过激昂。十族连诛又何苦,迂儒意气待商量。
成祖封群臣
不问品行单论功,降臣降将共加封。新皇意满群僚谔,叛主能如李景隆?
梅附马遇害
附马无端溺水中,事成二将去邀功。会当公主当庭闹,翻手擒来诛正凶。
郑和下南洋
偶闻前帝遁南洋,随命郑和频出航。搜到天涯音讯杳,便遗金币结番王。
三度平安南
成祖生来喜大功,三番南下显威风。蛮夷毕竟非吾类,治本无方总是空。
亲征北鞑虏
征虏无成自北归,明皇愤愤又兴师。一番奋击敌逃窜,暂得安宁枉勒碑。
高煦谋夺嫡
自恃功高令智昏,磨刀直欲转乾坤。惹翻乃父割私爱,免得重观玄武门。
唐赛儿作乱
既得奇书自逞能,纸人纸马下苍冥。囚车镣铐身难锁,遣放僧尼始遁形。
成祖崩于途
四度亲征两串游,师劳财匮恨沙邱。滥刑好杀多冤鬼,可有临终去索头?
朱高炽继位
守成太子性谦恭,几度遭谗少怒容。学得千年帝王术,与民生息作仁宗。
读蔡东藩《明史演义》札记(之六)
炙死朱高煦
仁宗祚短忽宾天,践位宣宗岂少年。笃志亲征擒叛叔,铜缸熔罢肉成烟。
宣宗弃交趾
应邀助力付艰辛,收治蛮民三十春。此日畏难思放弃,盖因遣将是庸人。
大有宣德年
偃武修文免动迁,励精图治礼才贤。与民同乐亲扶耒,又是承平大有年。
小英宗即位
践位冲龄赖众扶,五臣渐老渐兴谀。内宫自有奸邪客,哄好皇儿展异图。
太皇太后崩
为国求贤避内亲,秉承祖训驭群臣。举刀未刃阉奴颈,一死迎来祸患频。
樊忠锤王振
唆主亲征兴六师,盲人瞎马忽临池。全军溃败辅臣死,击碎权阉事已迟。
土木堡之变
内戮忠臣外用兵,英宗一味仰先生。亲征瓦剌成凶梦,铁骑飞来虏北营。
朱祁钰登极
虏得明君夸货奇,郕王摄政忽登基。臭棋一着危无解,更为他年酿大悲。
于尚书奏功
京城被困万千重,受命提刀敢见红。杀退蒙军存社稷,朝廷幸运有于公。
定计杀喜宁
扈驾亲征虏北庭,居然叛主变灾星。上皇密授高磐计,缚得阉奴问磔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