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张红果 武当八咏

张红果
武当八咏
其一、
擎天一柱出云林,岳色崔嵬气象森。
玄武飞升遗殿阁,烟霞明灭擘阳阴。
几闻得道能传法,试蹈凌虚或证心。
上上风光惟极顶,苍山如海磬如砧。
[]武当山,古称太岳,被誉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九,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主峰为天柱峰,景色壮丽,上建有金殿。传说武当山为玄武大帝得道飞升处,有试心崖、五龙观等遗迹。

其二、
冲霄郁勃乱峰斜,帝阙峥嵘藉翠华。
药鼎重开归道脉,云龙九现度仙槎。
饮冰自汲磨针井,避劫谁吹引鹤笳。
灵应峰前真羽士,坐忘尘土印莲花。
[]自古以来武当便是道家修真圣地,道教建筑遍及全山,规模宏伟。其中玉虚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单元。相传磨针井为净乐国王子得道的遗迹。

其三、
望气南岩趁落晖,云生丘壑此身微。
千寻曲直缘心证,五蕴升沉化羽飞。
壁上丝萝空作绕,人间至道莫相违。
但看真武拿龙处,花自殷殷草自肥。
[]相传真武帝曾于武当山南岩枯坐苦修四十二年,鸟窠于发而萝绕于膝。其师紫炁元君化为美女乱其道心,被拒后跳崖相试,真武踵足相救舍身跃下,空中现五龙潜起相托,遂成道飞升,成北方玄武之神。

其四、
烂柯日日弈枰棋,敢绝尘寰喜与悲。
紫府元非颐养地,苍生犹望祓禳时。
餐霞道士玄丹熟,赉敕军侯白马迟。
缥缈青崖接天阙,龟蛇合踞入冥思。
[]武当道教供奉玄武为主神,重视内丹修炼,擅长雷法及符箓禳解。道士生活清苦,养习真如,讲求“入仙道先全人道”,在修道的同时关注民瘼,惠济信众,以出世的精神,过入世的生活。自宋始,几乎历代皇帝都推崇真武,扶植武当道教,至明朝达于巅峰。明永乐十年秋,帝敕命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统率军夫二十余万,敕建武当山宫观。

其五、
动如雷电峙如山,炁走浑元两极间。
玉箓精研承绝学,泥丸勘透破函关。
灵飞书剑终同体,道法元婴颇驻颜。
不信常看紫霄殿,杖朝云氅列班班。
[]张三丰融《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于一体,创造了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即中华武术的内家流派。武当武术流传千年,具有鲜明的道家文化特征,讲究“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厚德载物,道法自然”,经长期修习,颇有延年益寿、祛病强身之效。

其六、
几时鸣镝到楼头?望里云鸿塞上秋。
欲远尘寰参至道,难堪家国起边愁。
顽酋争识云中子,任侠浑如世外鸥。
来去唯闻轻一笑,英雄自古属神州。
[]抗战时期,武当道士刘教明、郭高一、庞高成等投军报国,上马杀敌,下马学道。其击杀日寇俱来去如飞,人莫知其所踪。

其七、
迎祥谶瑞有奇功,休咎还藏一果中。
古树初萌先得气,灵源妙孕合闻风。
惯征国运由朱紫,亟报颐园颂粉红。
漏发琼枝山野外,年年只许识樵翁。
[]武当榔梅是武当山特有的一种奇珍异果,据传是真武大帝将梅枝插在榔树上而得。宋代时被认为是“预知年景”的圣果,明代又成为“显瑞呈祥”的瑞应之物,被列为皇家贡品。近年来据农家专家考证,榔梅是武当山生存已久的本土物种,它非李非杏、非桃非梅,又似李似杏、似桃似梅,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尚无记载,十分神秘。

其八、
冲霄叠嶂势逶迤,仙阙重楼照水陂。
方外三清延道脉,人间几度择鹪枝。
精魂允在何曾朽,浩气于今更莫移。
一阕长歌吟未竟,紫垣流火正西垂。
[]武当山作为天下道教圣地,也历经几度兴废,多次重建。建于明永乐十一年的玉虚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单元,后来大部毁于清乾隆十年,现仅存部分遗址。建于元代的琼台观分为上中下三观,明清时扩建为二十四座道院,于清咸丰六年毁于兵火。天下武当屡兴屡废,然终不改其“道法自然,功在人间”的浩然正气。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