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刘玉霖 春宵一刻值千金

刘玉霖
春宵一刻值千金
本图摄于玄武湖公园,亦为“蹭拍”,拍摄时间实为大白天,我用电脑编辑,使之成为花好月圆之夜,以服从“春宵一刻值千金”之主题需要。
图之题为苏轼七绝《春宵》首句,全诗为: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

我读此诗,感觉诗人话没说完,意犹未尽也。本诗以春宵的时间如何金贵起兴,第二句先大致交代理由,三四句进一步说明原因,都是从客观大环境落笔的。大环境写完了,下面理应有细节或特写来充实,最后收束全诗,对应首句,达起承转合之圆满。就是说,按苏轼的文势,这首七绝应写成七律方能神完气足。但情景虽然呼之欲出,而诗句却戛然而止,能续个颈联和尾联吗?
我不知天高地厚作此设想是有前例的,杜甫《绝句》云: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重庆大诗家向喜英教授就看出这首诗没头没尾,于是续了首联和尾联,成为一首七律:

草堂春梦忽如烟,
花重苔阶思怆然。
两箇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酒债寻常归未得,
忍看妻子理涛笺!

向教授云:“诗圣杜甫名篇《绝句四首》之三云:‘两箇黄鹂(全诗略)’,予常叹赏其运用数字和色彩之出神入化,而惜乎其平铺直叙,画美景而乏寄托,欲庖代足为律诗而未果。今斗胆集唐并捉刀初了宿愿,虽不免画蛇之诮,亦不顾也。”杜诗经向补璧,杜陵老叟在成都草堂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层层递进,使中二联景语也都注入了感情,抒情主人翁形象跃然纸上。向为杜补璧又有集唐云:

结茅栽芋种禽田(白居易),
目极云霄思浩然(温庭筠)。
两箇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记得长安还欲笑(李白),
未知何日是归年(崔涤)!

由“目极云霄思浩然”引出中二联,以“未知何日是归年”作结,极合杜甫身份,道出了他的心思。
向教授这两首为杜工部补璧之诗,收到诗界同仁高度赞誉。余亦叹服跟帖云:“读杜见解与所补二诗,余皆佩服之至!一般人续杜陵诗,非讨骂不可。而向兄此举得人人夸赞,学力不可欺也。”今我受向教授启发,斗胆认为苏轼《春宵》可补颈联与尾联,使成七律。然无诗才,空自叹耳。但也知道此帖发出后,向教授一定会看到的。相信向教授也一定会为苏学士补璧,且静候之。

向喜英
应刘玉霖兄嘱试附骥苏眉山《春宵》聊博诸公一哂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宋苏轼)
鸳鸯书幌依稀漾,鹦鹉螺杯次第斟。
寒柝忽传诗未稳,惊残好句恨难寻。(向喜英)
(二零一九年三月六日)

赤岸柳
遵刘玉霖诗翁嘱为苏东坡春宵补句力有不逮贻笑方家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东坡)
风来灯下催愁思,漏断樽前歇壮心。
铜镜无尘抚霜鬓,醺然追忆宴琼林。(赤岸柳)

王中陵  
戏为玉霖兄“春宵一刻值千金”补璧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东坡)
相机喜拾朝霞热,撩动难收暮雨心。
遍撒玉霖遗大爱,待谁传柬送佳音?(王中陵)

吴雁程
遵刘玉霖兄嘱为苏东坡《春宵》、杜甫《绝句》补璧。敬祈赐斧。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佩环隐约猜莺啭,丽影阑珊挑烛斟。
兴致未央词几阕,惠风犹动宦游襟。

廖国华
应刘玉霖兄嘱试附骥苏眉山《春宵》聊博诸公一哂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宋苏轼)
醉中意绪浑无賴,望里家山感不禁。
毕竟普天许同乐,莫将心事托青禽。(廖国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