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8
- 帖子
- 26651
- 精华
- 0
- 积分
- 84
- 威望
- 84 点
- 金钱
- 0 枚
- 魅力
- 0 值
- 鲜花
- 20 朵
- 鸡蛋
- 0 个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146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1-16
- 最后登录
- 2022-11-29
|
1#
发表于 2019-9-7 09:30
| 只看该作者
向英蒲 读李牧童先生《绍兴赋》跋文之心得并诗
向英蒲
读李牧童先生《绍兴赋》跋文之心得并诗
近日,牧童先生寄我一鸿篇巨制《绍兴赋》,大十六开张,厚重压手,布面烫金,书香扑面。《绍兴赋》我以前读过,乃为历史名城绍兴树碑立传之作,其历史沿革,人物故实,传奇事典,古今巨变,时代新貌,皆以当今赋坛著名青年辞赋家李牧童之如椽大笔,巧思妙构,杂糅藻绘,熔铸于一炉,质文共辉,蜚声于九州。此次再版,又集二十几位著名书法家挥毫泼墨,真草篆行,条幅长卷,与赋文相互辉映,真乃风骚同一构,煌煌成双璧!
然匆忙翻阅赏读之际,却忽视了“跋”文,以为寻常编后说明文字,并未在意。经牧童提醒系着意为之,遂伏案拜读,俟一读再读,方知果然不同凡响!此跋文字高古,内容深厚,哲辨之思,沁人肺腑,实乃赋文之重要补充,大编之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先生此跋,以赋家之心“弥六合”始,以正心、诚心求质文结,纵论为文为事乃心之使然,心之高,则德能厚,则人品正,则事可工,则文可传世。
心之官则思, 心之聪愚善恶,可以修为。修为因果,缘人而异。善者,格物明德,致立身谋事,出世入世,皆有操守。
修为之至境,乃为中庸之道,万事不偏,此为大难,须终身求诸己,求诸经,求诸圣贤!
千古文章,实千古人之心语;一己之笔墨,亦自我之心语也。从中可观照千古,观照自我。善修为者,无不能辨贤愚,明是非,知荣耻,见贤而思齐也。
修为贵在自觉。到处有机,随时有所。浩瀚书海,芸芸众生,广阔天地,悠悠万事,但有修心养性之思,体物怀仁之品,无不皆可为我则范为我师也!
感慨之余,成四绝附后:
一、
斧凿雕龙用尽心,立章先手铸灵魂。
非因鳞爪迷人眼,更是双全质与文。
二、
养德虽非笔墨功,修为化境即中庸。
文章不是桃花面,讨好阳春二月风。
三、
文镜照人如写真,能从襟抱识元神。
清操休被时人误,自解名缰利锁身。
四、
克己求真读牧童,风仪大不与人同。
自成格调追高古,则范群伦道可风!
2019年9月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