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8 帖子26651 精华0 积分84 威望84 点 金钱0 枚 魅力0 值 鲜花20 朵 鸡蛋0 个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1465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1-16 最后登录2022-11-29 
 | 
1#
 发表于 2022-4-16 08:52 
 | 只看该作者 

 拉犁吟草续编之二十八
| 拉犁吟草续编之二十八 2022 年 4 月 15 日 车天启 壬寅清明节
 伤心时节近清明,为疫喧嚣怯出行。
 不解春迟冥纸贵,泡桐花暗一天晴。
 
 彭明道
 [高阳台]清明时节痛亟无语愤书。
 恨满熊腮,血充熊眼,机锋早露三分。皇图帝国,旧梦召唤王孙。运筹
 帷幄扬威处,居奇正,胜算初闻。南邻拥,上不封顶,笑煞闲人。 西征百
 里烟尘,驱钢铁巨阵,辗压飞轮。却演荒唐,城城大墓尸坑。那堪制裁索
 紧,过街鼠,耻柱留名。南墙撞,疯熊瞎马,尚抖缰绳。
 
 [琐窗寒]
 太尉揭石,妖魔冲出,祸延寰宇。江城失措,空锁通衢愁雨。叹星移,
 寒暑三迁,刮噪懒听嘈嘈语。药石无功,智愚乏术,冰刀火锯。 申浦,
 嬉游处,忽鹤唳风声,禁城牧圉。皇皇圣旨,逆鳞谁堪抵拒?最堪怜,草
 芥无辜,呼天呛地风吹絮。倩何时,断此横流,享百年樽俎。 4、14
 
 拉犁人读后感言:
 老兄以高阳台、琐窗寒二长调叙事,一写俄乌战局,
 一写申沪抗疫,皆当今天下大事也。读后深感词锋睿智,大气磅礴。二者既
 轰轰烈烈,又凄凄惨惨,可谓痛快淋漓,真大手笔也。知音者,会引起共鸣;
 不识者,或莫明其妙。大千世界,气象万千。人各有志,词各有解。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又何妨!
 拉犁人上 4、15
 
 彭公复语:谢谢了!谬承夸奖,愧不敢当。实在出于长时间的郁愤,义愤填胸,不吐不快。即便是选择词牌,都犹预了很久,几经反复,方始定夺。活到耄耋之年,馋初识世事多变,人生多艰。此亦盛世之教乎?
 4、15
 
 随心
 读《白头吟》二首
 少年雀跃笑声多,策马扬鞭一路歌。
 岁月匆匆春已老,杞人何以叹蹉跎
 不慕虚名乐此生,栖居人海喜幽清。
 回头自叹些些事,系得轻舟浪未平。
 
 夜深口占二首有寄
 茫茫长夜静无眠,浪激波翻更着鞭。
 心病难医需要治,解铃应是顺其然。
 劝君冷静顺其然,病里身心太可怜。
 急火融冰非上策,东西两岸共婵娟。
 4、2
 
 拉犁人
 和随心二首
 问君何故夜无眠,病急何须乱着鞭。
 既遇良医人静好,风微草动自安然。
 风微草动自安然,休要唉声叹可怜。
 惠泽园中长携手,莫言两岸共婵娟。
 4、3
 
 言建忠
 梦游桃花岭
 昨日化疗回来,整夜睡眠欠佳,胡思乱想,忽有所梦:
 清溪如带绕山徊,溪上桃花艳艳开。
 我执长箫吹一曲,望中都化丽人腮!
 
 读邓老《拉犁吟草》续编寄慨
 野草传芳志未移,馀年犹自奋拉犁。
 吟心到老情弥切,民乐邦安是我祈!
 
 读姜大姐《随心吟草》寄兴
 萋萋芳草绿如茵,兰芷芸萱细细吟。
 多少情丝多少梦,最开怀处是随心。
 
 建兰女史定居惠州辞行即兴(旧作)
 多年不相见,归去却来辞。
 从此天涯路,相逢只有诗。
 
 拉犁人
 和言师《读邓老《拉犁吟草》续编寄慨》
 俯首为牛愿不移,先生讲席乐耕犁。
 吉星高照驱顽疾,否极泰来应所祈。
 4/13
 
 外一首
 山花烂漫草如茵,《师道传薪》几度吟。
 万缕千丝情不改,耄年学子感恩心。
 4/13
 
 姜国光
 和言老师赠诗一首
 荧屏网络听清音,枕上新诗竟夕吟。
 韵里不辞秋已至,北窗梅月最知心。
 4/15
 
 原玉酬言师有赠(旧作)
 勤觅书中谛,心倾绛帐魂。
 立诚千古业,取信满堂人。
 饶有三冬学,拈来七步吟。
 春风情切切,雨润岁华新。
 
 拉犁人
 蜗居夜谭(续)之十八
 侃侃我的晚年生活
 说起我的晚年生活,应从我离休之时 1992 年算起吧,至今整三十年了。这三十年,占我已过年华的三分之一,全靠退休金养活着我,滋润着我。为什么要说“滋润”?因为,这段时间,是我一生中过得最自由、最惬意、最悠闲的时光。它包括衣食无忧,生活小康,儿孙满堂,天伦之乐。也包括老有所学,老有所思,老有所写,老有所乐的精神、文化生活。离休这些年,我背着书包进老年大学,学过古典文学,旧体诗词,书法,绘画,琴弦,红学等等凡二十年,从不缺课,从无迟到早退。直到体力不支才停止上学。这段时间,我结识了许多同龄师长、学友,感受了一种真挚、纯净的友情。现存师友们给我的赠和诗词达一千余首,即可为证。真的是其乐也无穷。至今二十多年,我先后付梓《拉犁吟草》十集,《拉犁吟草》续辑二集,《拉犁拾穗》《友声集》二集,《杂文集》等。其中,滥竽充数,作诗二千馀首。我曾与友人谈及,我的诗多是信手拈来,发自内心。或慷慨高歌,或浪漫柔情,工拙不计,都只聊以自乐、自慰、以娱晚年耳。
 由于对诗词的爱好,我先后加入了长沙诗人协会,湖南诗词学会,碧湖诗社,岳麓诗社,嘤鸣诗社,湖南老干诗词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也参与了西安雁塔诗社,北京红叶诗社的交流。这些都给予我学习和交友的好机会。我还于 2002 年与几位同好诗友发起成立了一个纯民间诗苑诗刊《芳草地》(后改名《野草》)不经意间,竟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朋友,其中也不乏专家、教授、学者、名家。真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朋友赞曰:这也算得上一道小而美的风景。这,也是我们晚年生活的又一乐事。
 于我,岁月匆匆人老矣。回眸平生,有时惬意,有时蹉跎,有时清醒,有时糊涂。所叹一事,读书太少。所以我有一句诗:要“补读平生未读书”。
 我还有一句:要“写尽心中未写诗”。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愿望而已。于我,多读点书,多交点友,常写点诗,是可以和自我和谐相处、并得以收获精神愉悦的好事,这就够意思了。即使有一天我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读书、交友、赏诗仍是我最忠实的陪伴,我想对家人和朋友说:天若怜我,天若有情,假我以时,我还喜欢读书,交友,写诗!
 此生何憾,余愿足矣!
 4、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