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2016.7.15野草一束

2016.7.15野草一束
毕唐书 
沁园春•读毛氏《咏雪词》
  雪降冬寒,緑化三春,大道自然。纵寒凝大地,芳菲凋谢;冰封河洛(1),
中国茫然。望断昆仑,蔽障泰岳,飞起玉龙敢弥天(2)。和之至(3),又熏风一度,处处青山。    江山犹记荒诞。有多少英雄作笑谈。数阿房豪奢,可怜一炬(4);茂陵枯骨,空对铜仙(5)。康乾文网,十年红祸,皇帝新装骗与瞒。沧桑变,赖公民亿众,立地顶天。

注(1)河洛:河,黄河;洛,洛水。河洛地区为中华文化之发祥地。《易经•系辞传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2)“飞起”句:毛泽东词《念奴娇•昆仑》:“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3)和之至:元气淳和的结果。《道德经之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如赤子……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4)“一炬”句:出自杜牧《阿房宫赋》:“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5)“茂陵”“铜仙”:茂陵,汉武帝陵墓;铜仙,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于长安建章宫内建神明台,高约67丈,其上再铸金铜仙人捧承露盘,以承接玉露。

王中陵      
谢前驱先生关爱奉和《闻中公被旅游》元玉四首
愧对祢衡被旅游,爱才若此岂无由。雪中送炭前驱赋,共送秋江入海流。

老虎苍蝇两不休,欲将野草入笼囚。老王自忖无能耐,偶绐江东送点愁。

董逃乐府史纵横,岂乏书生壮汉声。骨尽膏销终有日,可怜倾国复倾城。

苍天睁眼作雷鸣,六月蟾蜍畏此声。贿赂书生新特色,难移贫贱骨铮铮。
注:唐•元稹•相和歌辞•董逃行:

和文强兄《老年反思》元玉
勤王勤到舌生花,不管东西信口斜。品自谀毛无道德,诗从拍马臭天涯。
坡前土垒非俄翼?岛上高雄属汉家。嘴臉纵横何所似,通红特色胜残霞!

前驱                  
恭谢中公和诗
钦君贫贱志难移,偏向秦廷挥战旗。愚也无才深疾恶,随尘骥尾效扬蹄。

传《彭德怀元帅》后十集被砍
大斧何来砍续章?昆仑壮史骤然央。庐山蒙难无隻字,文革摧残全剪光。
掩盖岂能文罪恶,欺瞒只令笑荒唐。都知彭总含冤死,试问普天谁健忘?

钗头凤•赞网传高考〇分作文卷  
何言失,焉甘寂,袒呈胸臆昂然立。抒民怨,抨污烂,一腔悲愤,尽倾明卷。赞,赞,赞!挥诛笔,斥蟊贼,岂容贪腐摧家国!嘶声唤,殷殷谏,忠肝如日,竟遭诬判。叹,叹,叹!

田园乐
淡出江湖远尘俗,田园何处不舒心?一蓑烟雨一壶酒,海阔天空任啸吟。

日 沉
红阳戚戚归西去,天地昏昏万象冥。无奈凭窗观夜景,也无月亮也无星。

吕可夫
三沙吟
海疆南指达三沙,尺水寸礁皆我家。岛屿古钤中国印,珊瑚怒放五星花。
网拖帆影翻蓝雪,鸥伴渔歌舞彩霞。莫道涛长鞭可及,风驰铁马守天涯。

闻所谓“南海仲裁”愤而有作
枉法私裁恶浪汹,磨刀妄想解黄龙。吴钩出鞘波涛怒,守土焉能负祖宗。

彭明道                 
戏疯子南海戏
南海搭台唱大戏,强权法理缠斗急。刀枪出艄吼声高,帐中谁听吞声泣?

汤泽民                     
喜看湘西
弱冠从军入五溪, 青春献罢便相离.重游喜看千山翠, 遥望欣吟万象奇.
苗寨重描除陋俗, 武陵大治见新熙.云栈逶迤成通道, 梦转魂飞到楚西.

少年游•湘西
武陵仙境雾朦胧,泉暖浴芙蓉.溪州铜柱,石门天凿,妙在不言中。
今朝山地交通好,矮寨见飞虹. 四面皆通,苗歌土舞,迎客展姿容。
.
李羽立            
读黎体贤学长《皓首漫忆》
北国翩然惠好书,髦年志士笔多珠。艰辛几历求真谛,灼见相将启我愚。

春末曼欧夫妇避寒回赣
琼岛避寒乐优游,友朋广结北疆俦。舒心畅意老年福,更祝安康寿进筹。

西江月•得元资兄《拉犁》八集戏赠
痒学勤研诗艺,办刊芳草芊绵。《拉犁》八册积佳篇。雁塔吟朋相串。    1   
电脑夕晨敲击,联通唱和争先。老牛蹄奋不思眠。病倒还之医院。

成纯赞                  
自嘲和明道兄
阅历沧桑世纪风,穹庐依旧寄行踪。幽灵洗脑滋迷信,温水烹蛙化认同。
鬓角失青心尚热,门牙退伍舌犹雄。攀崖喜见新光景,朽木难遮涧底松。

抒怀寄故人 四首录三
休言老病故人稀,同气相求总入迷。不合时宜呼应少,星疏月朗万山低。

谁个登台就捧谁,一朝墙倒众人推。可怜媒体随风转,百姓何曾瞭是非。

好友佳章日日来,长吟细品壮诗怀。生花妙笔疑神助,骥尾难追愧驽才。

逢老友畅谈 二首
时尚新常态,坦言真痛快。若逢记者缠,莫把良心卖。

迷信多危害,千夫同脑袋。何妨读禁书,跳出围墙外。

卜算子•示儿孙
手电照他人,也被他人照。有志男儿要慎谦,自信宜低调。    宪政践行难,民主初开道。何日千年好梦圆,家祭毋忘告。
卜算子•老伴
    老伴善烹调,餐罢羹无剩。每见杯盘澈底清,满脸阳光映。    劳累抚儿孙,落下周身病。八月秋风未降温,却道双膝冷。

李大桂                  
吊陈独秀
天庭盗火烧长夜,地狱掮门抗霸王。谤积如山贫病去,无情有泪吊国殇!

周念秦   
读《史》次韵敬和邓老《和陈独秀诗一首》兼咏陈
无愧人民无愧天,一枝独秀越年年。云中浩浩书人字,意志堪齐金石坚。

次韵敬和邓老《吊先贤陈独秀》
弃置温床风骨殊,全将心血救干枯。几经鏖战沙场苦,水石清华德不孤。

邓元资            
方励之先生客死他乡四周年祭
浪迹天涯游子吟,心中永葆自由神。天安门岂陈兵处,美领馆唯防劫遴。
壮志难酬身已死,问心无愧德长存。羡君桃李满天下,往事依稀念故人。

吊先贤陈独秀
先悟先行气概殊,几经成败几荣枯。导师自应名千古,无限江山一冢孤。                              

和陈独秀诗一首                                                                    
夜色苍茫欲曙天,星空璀璨忆当年。雷鸣电闪人何惧,雨打风吹树益坚。

附:
陈独秀原玉
日白云黄欲暮天,更无多剩此残年。病如檐雪消难尽,愁似池冰洁愈坚。

野草诗话      
杨德健     
诗文合璧一卷收——读《拉犁吟草(第八集)》(诗友交流初稿2016-5-15)                      1  
《拉犁吟草(第八集)——以下简称“拉犁(八)”》同前七集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诗话随笔及读诗点评等二十篇文章,可谓诗文合璧。本文仅对学习这二十篇文章所得,谈点感想。  写诗难,评也难,评出新意更难。从某种意义上说,点评诗词也是再创作的过程。可能在点评中一些新的认识、新的观念、新的理解作者在创作时都没有意识到的,通过他人点评才大彻大悟。  点评诗词不论对作者、读者或自身都是非常有益的。  点评出好的诗词,等于是为作者做免费“广告”,引发没有读过的人们的兴趣,感受其中诗意之美,从中受到启迪和感染。当然点评要实事求是地评出自身真实的感受,不仅对作者是鼓励或警示。更是对点评者诗词欣赏水平和人格魅力的检验。                                                                     
关于格律诗,元资先生在《南郊雅集,信口说说》一文中有几句话写的很有见地:“格律当然要遵循,但也不要太过拘泥。作者要严谨,读者要宽容。读诗是读意境,不是读格律。”强调意境为上,这是很对的。  在《从评×××的一首诗说起》中还谈到格律,“格律(包括对仗)容易把脑子框死,框不死也会框呆,……格律诗为其有格律,一般人在合律上都要花不少工夫,很难全力放在表现诗意上”。这都是大实话。
写过格律诗的人都有体会:一首诗写完,觉得还过得去,可是一查用韵,发现欠妥,进行调制;再查平仄,粘对有误,又加修改;三看对仗,感觉“合掌”,推倒重来。这样翻来覆去地修改后,用韵、平仄、对仗都符合要求,三平尾、三仄尾、孤平没有出现,可是意境全没了。所以他说:“不要太过拘泥”于格律,是有道理的。中国古今许多诗词名家早有先例;他们以意境为上而不拘泥于格律的诗作随处可见。    至于格律同意境的关系,可以用现代一句时髦话来概括,就是硬件同软件的关系。如果说硬件是格律,那么软件就是意境。一台装有微电子系统的设备,如果没有软件支撑,等于一堆废铁。当然,没有能表达意境的平台,则意境也是空中楼阁。同理,一首完美的诗,好比一个美人:身段好,肌肤白嫩,再给以美丽服饰和文化的点缀,方能显出此人的内在美和外表美。首先要有高矮得体的完整骨架,姑且称之为“格律”;其次要有丰满、白美、润滑的肌肤,即所谓“意境”;再添加漂亮的服饰和文化内涵,即与之相适应的语言,方能突显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仅有骨架,没有丰满的肌肤和漂亮的服饰,只能是一副瘦骨嶙峋的骷髅,没血没肉,干巴巴的,让人望而生畏,无美可言。                                                               
《拉犁(八)》还概略地评点几位诗友的诗,我以为是非常得体的。一是刘明顺,他应该是地地道道的职业军人,除了书中赞赏他的军旅诗外,我以为更多的则是他的抒情诗,善于以客观的景色抒发自己的情感,即所谓“借景抒情”。如果不了解他的人,很难把他写的诗同一位职业军人划上等号。 因为喜爱他的诗。大约半年左右的时间,没有读到他的作品。向邓老打听:他身体还好吗?方知因其夫人身体欠安,没有时间和心思写诗。我想,一个写诗的人,当读者一旦读不到他的诗作时,还惦记着的时候,必定有其独到的过人之处。  二是陈建兰,同我们相比,她整整晚了一辈;又是一位下岗女工,诗能写到这水平,非常难得。邓老把她的诗归纳为三突出:细腻的形象、恰当的比拟、风趣的调侃。我同她大概一两年没有见面,前几天,在公交车上偶然相遇,谈及写诗,我说:虽然好久不见,不过还能经常读到你的作品。你写诗最大的特点是细腻,这样的诗,只有你写得出,男人一般写不出,至少我写不出。  三是成纯赞先生的诗,其特点是:既有学者的风范,又有市民的俚俗;雅俗共赏,别有情趣,使人爱读。我曾写过一篇《诗词创作要合乎时宜——读成纯赞先生的几首诗》。这里只是提提而已。                  
《拉犁(八)》还提及其他一些诗友的佳作,不再逐一重复。                                         
最后说说“老干体”。 老干部、进老干大学、写老干体诗,应该是很正常的。估计所有进老干大学学诗的人基本上都是从“老干体”起步的。“老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也是一个人才荟萃的宝库。有专家、教授、作家、医生、军人、企业家、高级工程师、各级各类领导干部……
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都不是诗家或词人。而是离退休后,或者出于对祖国传统诗词的热爱,或者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或者为了怡情养性,或者想摆脱离退休后的孤独、寂寞,或者想交朋结友,走到一起来学诗、填词、谱曲。恐怕没有人想同李白比肩、向杜甫叫板、与白居易争霸、和苏轼看齐、同李清照争高下的。
在老干部中,很难评定水平高低,因为各自的岗位不同,没有可比性。以我所认识的省老干诗词协会的一些诗友为例,能站在手术台前“开肠破肚”的,我们都不如唐仲平;从事金属冶炼技术,没有人能赶上陶敏;以致他离休后,全国许多重要的冶金鉴定会议,还邀请他参加,听取他的意见;如果兴建土木工程,成纯赞应该首屈一指;若论炮兵作战、后勤保障非邓元资、刘明顺莫属……
省老干大学有位书法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讲:我同你们之间,谈不上谁是学生,谁是老师。仅仅在书法方面你们向我学习,我是你们的老师,而在其他专业方面,你们都是我的老师。这话说的是很实在的。写诗亦然。
绝大多数老干部都不是学习中文专业的。能够放下身段,风雨无阻地参加学习,专心致志攻诗填词,而且年复一年,痴心不改,令人敬佩。这些老人,不论现在诗词水平高低,应该都是从“老干体”起步,而不是天赋的。诚如鲁迅先生所说:“……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只要假以时日,面壁修炼,努力摆脱逻辑思维的影响,逐步学会运用形象思维的表现手法,许多人都是可以成为诗坛名宿的。                                                                    
最后以邓元资同志的两句话作结:“作者要严谨,读者要宽容”。作者、读者共同努力,为繁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奉献一份力量。                             

附:         
读元资先生《拉犁吟草》(第八集)                                
诗文合璧上层楼,莫道微言不入流。游子思乡家国梦,倾情把笔友朋酬。              
萋萋野草冬兼夏,苦苦老牛春到秋。我手写心身自在,如松似鹤有何愁?

荒草根:新闻扫瞄莲花落
七月骄阳似火烧,转眼暴雨抹头浇。天人感应真烦燥,且把新闻瞄一瞄:
党媒团结大批判,好比山洪四处灌。听与不听全由你,党媒处处是真理。
第一要批蔡英文,选票上台迷了心。九哥才是好榜样,你想乱走步难行。
二批美国航母群,开到门前想耍横。老子东风二十五,打你犹如打豆腐!
三批安倍也疯狂,东海平地起波澜。钓岛自古就归我,七十年前无花果。
四批结伙美日韩,弄个“萨德”护门墙。小胖捣蛋归捣蛋,“萨德”堵门我不干。
五批四海穷兄弟,拿了银子怪脾气!撒钱脸上笑嘻嘻,转眼又来要东西。
六批屋里这一群,律师记者读书人。只管维权不维稳,抓你自有罪名等。
七批党内懒散傻,好吃好喝好玩耍。反腐风潮颤兢兢,矛盾来了请病假。
八批层层真理阁,水军千万全乌合。胸无点墨喷唾沫,越帮越忙乱阵脚。
九批老虎打不完,前仆后继一群狼。臭水沟里苍蝇飞,山上还有老虎王。
十批百批真痛快,批了国内批国外。十批字字好文章,横扫千军雄心在。
枯木朽株齐努力,敌对势力枪林逼。金猴奋起千钧棍,党媒要学孙大圣。
集权本是为民主,民主肥肉锅里煮。肉香四溢喷喷香,我吃肉来你喝汤。
我今打个莲花落,你莫急来也莫笑!任它四方闹鬼叫,我过坟场吹口哨。
大胆冲过乱坟岗,前面就是康庄道。中华崛起万万年,一轮红日当头照!

成纯赞.                  
对仗炼字难
李东阳《祀陵》诗有“野行愁夜虎,林卧起秋蝇”句。其子先兆问:“是为秋蝇所苦,不能卧而起耶?”答:“然”。又问:“然则‘愁’字恐对不过?”答:“初亦不计,‘妨’字外亦无可易者。”“兆先曰:“似亦未称,请用‘回’字如何?盖谓为夜虎所遏而回也”答:“然”。遂用之。
由此可知律诗对仗之难,首要切意,复需合律,反复推敲乃成,古之大学者亦莫能外。
余历红朝思想改造,感慨系之。于七律《自嘲》中有颔联“幽灵洗脑滋迷信,温水烹蛙哭认同。”余于“哭”字曾颇自得,盖蛙初入温水尚怡然,迨水温逐升,犹不思逃逸,终遭厄运,悔哭不及矣。初,余曾用“迫”,改“苦”,再改“渐”,复用“哭”,略觉安,然终憾未能尽表蛙入温水终至烹毙之全程。诗友阅稿亦同感。思之再三,乃定为“化”意在表述蛙之“思想逐渐转化’过程也。然是否铁定,尚不敢言。
返回列表